电磁激振器

  1. 定义与工作原理
    • 定义:电磁激振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,产生振动的装置。它主要由磁路系统、线圈、衔铁和弹性元件等部分组成,能够产生特定频率和振幅的振动,广泛应用于振动试验、料仓下料、振动筛分等多个领域。
    • 工作原理:当线圈中通入交变电流时,根据电磁感应定律,会在周围产生交变磁场。这个交变磁场与磁路系统的恒定磁场相互作用,使衔铁受到交变的电磁力作用。由于衔铁与弹性元件相连,在电磁力的作用下,衔铁就会相对于磁路系统产生往复运动,从而产生振动。例如,在振动试验中,通过控制输入线圈的交变电流的频率和幅值,可以调节电磁激振器产生的振动频率和振幅,以模拟各种实际工况下的振动环境。
上一条:电磁激振器的结构组成
下一条:如何选择适合的压电式压力传感器